我国古人这样收藏茶叶真是涨知识了

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 https://yyk.39.net/hospital/89ac7_knowledges.html
如今社会品茶之人日益增多,品茶之余,还有很多的茶友在收藏好茶,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存储茶叶呢?大家都知道的是把放入茶叶罐之中,放入干燥无异味的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受潮,绿茶大家都会存放入冰箱之中,保证其新鲜。那么古人在当时社会是怎样更好的存藏好茶呢?今天在这里分享古人藏茶之法,有条件的茶友可以试着用古人之方法存茶。我国自古对茶叶的保存就十分讲究,并有着诸多关于茶叶保存的记载。明代王象晋在《群芳谱》中,把茶叶的保鲜和储藏归纳成三句话:喜温燥而恶冷湿,喜清凉而恶蒸郁,宜清独而忌香臭。据考古研究表明,自唐代起,人们就广泛使用瓷瓶存放茶叶,这种容器也称为茶罂,到了宋代,瓷器的形状有所改进。而明代开始,除了陶瓷制品,大量的宜兴紫砂大陶罂被用于藏茶,人们把陶罂洗净后放在火上烘烤至干,然后把编好的竹叶片若干层置于容器内底,再将烘干的茶叶入罂,上盖竹叶片,最后用宣纸折叠六七层扎于罂口,再盖厚木板。由此可见,古人贮存茶叶已经充分意识到保持茶干燥和隔绝外界空气的重要性。明代屠长卿《考槃馀事》中,以中坛盛茶,约十斤一瓶。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木桶内,将茶瓶座于桶中,以灰四面填桶,瓶上覆灰筑实。用时拨灰开瓶,取茶些少,仍复封瓶覆灰,则再无蒸坏之患。次年另换新灰。也就是说:用中型的坛子盛茶,大约十斤一瓶。每年将稻草灰放入大桶内,将茶瓶放入桶中,用灰把四周填满,茶瓶上面也覆盖上灰,压实盖好。取用的时候拨开灰打开茶瓶,取茶少许,仍用密封茶瓶,覆盖上灰,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蒸坏的弊病,次年需要另外换新灰。平常百姓为了保存好茶尚且如此细致谨慎,那贡品茶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?据宋朝周密《武林旧事》记载:“仲春上旬,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……皆方寸小绔,进御止百绮,护以黄罗软鑫,藉以青箬,裹以黄罗夹复,臣封朱印,外用朱漆小匣,镀金锁,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,凡数重,此乃雀舌水芽所造,一筠之直四十万,仅可供数瓯之啜耳。”大致说的是,二月上旬,福建开始进贡第一批冲泡后表面漂着蜡油状的方寸茶块,总共也没超过一百块。用黄罗锦缎缝制而成的柔软小盒子包装,盒内先垫上一层青竹叶,茶叶用双层黄罗锦缎包裹,官员亲自将小盒子封口,并在封口处盖上红色官印,外面再用红色小匣盛装,锁上镀金锁,最后放人细竹丝编织的小箱子里。一小块蜡茶要包裹好几重,而就是这么只能泡几盅的一小块,因其为雀舌茶树的芽尖制成,物以稀为贵,价值竟然值四十万两银子。(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pz/6487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